
TAKAHASHI SHEILA
Interior Designer
PROFILE
2012 畢業於日本室內設計相關科系
2012 在台灣的建築設計事務所擔任室內設計師
2015 回父親經營的布料加工工廠,負責行政管理工作
2015 創立個人工作室 NUNONO STUDIO,開始自由接案
2018 主導台灣某連鎖飲料品牌的6個空間翻新案
2019 移居日本
2025 重新在日本接室內設計案
ABOUT NUNONO STUDIO
我不是從小就夢想當設計師。我學的是外語,也花了好多年才搞懂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。
那時大學生的我對人生感到不確定,偶然機緣認識了大學的建築系教授,他是個留日建築系系主任,後來成為我某種程度上的人生導師。與他的對話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,那也是我決定前往日本學習室內設計的契機。
在日本完成室內設計相關學業後,我回台灣並在一間建築事務所工作了三年。工作的期間我以為,這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,我以爲自己會一直做下去...,但父親生病了,我決定回家幫忙。
父親經營的是一家小型工廠,專門製作沙發等家具用布的貼合加工。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在自家公司上班,可那些日子,讓我第一次用「手」去理解材料,也真正開始知道:設計不只是靠想像,它來自日常裡的觸感與觀察。
每天接觸這些布料,也讓我用不同的眼光重新看待「布」這個素材。那段時間,我和正在育嬰假的姐姐一起一起創立了 NUNONO STUDIO,並推出布製手工包品牌「KUMPU」,翻自日文的薰風、意思是初夏的微風,象徵我的故鄉台南,一個來自南方溫暖的風。另外也代表著一種變化的開始。品牌經營了十年,目前處於暫停階段,但它讓我更確定,設計應該從生活開始,從人開始。
「NUNONO STUDIO」這個名字,反映了我們對於「透過布料自由創作」的簡單而真誠的初衷。
在經營品牌的同時,陸續有過去的客戶與同事委任室內設計案。重新返回室內設計領域,我帶著更豐富的經驗回來-不只是空間與美感的專業,還包括對材料的理解、敘事的能力、家庭的連結,以及彈性工作的思維。
現在,我專注於協助剛搬來日本的人們打造真正屬於他們的「家」,正因為我曾經也有過同樣的經歷,我知道那種語言不通、文化不熟,剛落腳的慌張感。因此,我想做的就是幫他們把這個地方,在最快的速度變成自己的家。
我們提供中、英、日三種語言服務,用自己的經歷去理解客人的需求。我相信,設計不只是「擺得好看」,而是讓人有安全感、有選擇權、有餘裕生活。
這就是我為什麼在這裡。這也是NUNONO STUDIO邁入第十年新篇章的開始。